糖心Vlog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可自行公布自主建设的学科

Published on
二月 21, 2022
Last updated
三月 7, 2022
Inflatable models of astronaut and the Moon are on display to illustrate China expands Double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list
Source: Getty

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随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该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已进入第二阶段。

该计划于2015年启动,通过增加对名单上的建设高校及其建设学科的资源投入,推动高等院校向上的发展轨道,进而促进高校改善学科结构、培养重点学科、加强其核心专长。

新一轮名单包括147所大学(比上一轮增加了7所)及其331个学科。与此同时,15所高校的16个建设学科被给予公开警示。这些学科必须改进,在2023年接受再评价。

第一轮“双一流”计划的建设工作持续了5年,其长期重点是培养顶尖人才、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其目标是到2035年使中国成为“教育强国”,拥有更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和学科。

顶尖高校首次在“双一流”计划中获得自主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将能够评估和确认自己的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大学负责学科发展规划的研究员贺飞告诉泰晤士高等教育:“这对北京大学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一重大战略,我觉得还是挺有压力的一件事,因为我们需要重新好好谋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

他表示,该校正在筹划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突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等。

山西大学、湘潭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是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7所新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厂鲍厂罢别肠丑)是深圳第一所进入该名单的高校。长期以来,有关深圳零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的讨论一直存在。其他新增高校还有上海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

“毫无疑问地,更多中国高校将提高其在全球大学排名中的影响力,而入选学科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更强大且具有竞争力。”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黄福涛告诉泰晤士高等教育:“然而,在学术和社会声誉、公共资金和学生录取方面,入选名单的建设高校和学科与未入选计划高校和学科之间的差距将变得更大。”

黄教授补充说:“中国高等教育的等级结构将变得更明显且严峻。”

karen.liu@timeshighereducation.com

本文由刘静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

请先注册再继续

为何要注册?

  • 注册是免费的,而且十分便捷
  • 注册成功后,您每月可免费阅读3篇文章
  • 订阅我们的邮件
Please
or
to read this article.

相关文章

ADVERTISEMENT